【小編揪團】
想聽聽看大師如何用台語歌曲詮釋異國故事嗎?
走吧!
體會一下音樂文化的衝擊能擦出什麼火花。


法國作家小仲馬筆下的《茶花女》,描寫一段發生在法國上流社會的悲悽愛情,曾被改編成歌劇、電影、舞台劇、芭蕾舞劇等。擅長並置異質文化的日本導演鈴木忠志,這回跨足台灣,明年推出流行歌劇版本的《茶花女》,以〈何日君再來〉、〈酒後的心聲〉等國台語勁歌金曲,勾勒出鈴木風格、台灣風味的《茶花女》。{註}: 維基百科 - 茶花女

     現年七十一的鈴木忠志是日本當代劇場代表人物,在當代劇壇是舉足輕重的先驅、思想家及導演,也是極具影響力的表演理論家。其聞名遐爾的「鈴木演員訓練法」(Suziki method),把日本能劇和歌舞伎的元素,與西方的寫實主義融冶一爐。他擅長用創新的手法演繹經典作品,處理跨文化的當代議題,並以優雅而富音樂性的形體化表演風格著稱。鈴木的作品享譽全球,向來關注異質文化的融合,同時擅以自行開創、以下半身為重心展現身體動作的「鈴木方法」演繹改編的西方經典文本,經典改編作品包括希臘悲劇《特洛伊的婦女》、莎士比亞的《李爾王》及契訶夫的《三姊妹》。

    
日本劇場導演鈴木忠志說明流行新歌劇"茶花女"創作理念。(歸鴻亭攝影)

 《茶花女》是鈴木首度與台灣創作團隊合作,演員翁寧謙、周明宇到副導演劉守曜、服裝設計林秉豪,清一色是台灣劇場工作者。特別的是,鈴木挑了近廿首描寫苦戀、失戀、想愛又不能愛等的台灣早年國台語流行歌曲,用以貫串整部作品,映襯《茶花女》的悲悽曲折,包括〈綠島小夜曲〉、〈愛情限時批〉、〈思慕的人〉等,曲曲經典。

     鈴木從近五百首台灣流行歌曲中,憑著旋律挑出這些歌曲,「聽了幾天幾夜,聽到耳朵都快破了,不聽這些歌曲的就不是台灣人喔。」

     他認為《茶花女》中那種不能被完成的愛情、受制於家族與階級的阻礙與孤獨,「正好是早年流行歌曲裡,反映人類在群體中共有的孤獨狀態,那種激勵人心、哀嘆愛情的主題。」因而認為這個法國文本十分適合和台灣的流行歌曲結合。

     《茶花女》描寫一位從貧苦鄉間遠到城市交際歡場賣笑求生的姑娘瑪格麗特,因緣際會與青年亞蒙相識、相戀,卻因身分差異,飽受男方父親阻撓,最終兩人因女主角顧全大局而分離,卻也彼此誤會,直到瑪格麗特病世,亞蒙才理解所有原委。

     鈴木改編成現代場景,並維持曲折苦戀的架構,但男主角卻設定成長期酗酒、酒精中毒而住進療養院的作曲家,女主角則是一位高級酒店的交際名花、是大哥的女人,兩人的苦戀過程,其實是男主角自己在網路世界裡的幻想。

     鈴木笑說:「這是個悲傷年輕男子的故事,因為愛上大哥的女人所以苦戀。〈何日君再來〉是主題曲,〈綠島小夜曲〉則是女主角死後表現悲情的歌曲。」

     《茶花女》將在明年二月十日至十三日於國家戲劇院演出。
 

2011TIFA-兩廳院旗艦製作-鈴木忠志《茶花女》


我是台北酒店經紀幹部阿福 有任何問題隨時可以留言問我 ^^
直接跟我聯絡 手機:0931-200617 (來電請顯示號碼)
msn:jiudian_man@hotmail.com
  http://98.to/jiudian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